28日,以“广东培育具有持续带动发展能力的主导产业及对策建议”为主题的省长与专家座谈会在省政府迎宾厅举行。
座谈会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魏建国、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剑阁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部长冯飞全面分析了广东产业转型升级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所拥有的优势与劣势,并提出了打造东亚服务外包中心、因应形势的新变化而全面梳理和逐步调整原有经济发展政策、突出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政策建议。
省长问计
黄华华:培育战略性产业需要“金点子”
在座谈会上致辞时,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指出,广东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确定把“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作为“十二五”时期的核心任务。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培育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强大持久带动力的战略性主导产业,正是完成这个核心任务的关键。而培育战略性主导产业,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则是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黄华华表示,尽管我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效初显,但整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任重而道远。如何找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如何有效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如何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发展制高点,如何加快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数据系统和技术标准体系,需要专家和企业家提出更多的“金点子”和“锦囊妙计”。
专家献策①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魏建国
打造东亚区域服务外包中心
“预计未来5-10年全球服务外包可达到1.65万亿到1.8万亿美元,这是一个巨大市场。而中国的服务外包可以说起步晚、发展快、潜力大,截至去年底,全国服务外包企业超过1万家,服务外包执行总额403.3亿美元,说明中国增长空间还很大。”在昨天举行的省长与专家座谈会上,魏建国如是建议。
下一步广东经济发展调整的方向不是由外向转向内向,而是要实施和推进经济国际化转型战略,把由境外和国际资本主导的被动接受国际产业分工的低端外向型经济,逐步转变为由内源经济、本土资本主导的主动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相对高端的开放型经济。
思路推动外向型经济由低端向高端转变
魏建国指出,以廉价资源(土地和劳动力)来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形成大规模生产和低价出口的发展模式,是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省产业发展的主导模式。这种模式在取得了巨大的辉煌之后,在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已日益成为制约广东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瓶颈。
广东下一步应该如何发展?魏建国建议,广东应在未来的5-10年内抓紧转型,调整的方向不是由外向转向内向、由国际市场主导转向内需市场主导,而是把由境外和国际资本主导的被动接受国际产业分工的低端外向型经济,尽快转变为由内源经济、本土资本主导的主动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相对高端的开放型经济。
魏建国把发展重点归纳为五个方面的转换:从代工向自主生产模式转换;从低价格竞争优势向差异化竞争战略转换;从模仿到创新的转变;从低端到大规模生产转换;从末道工序向制造环节的结构转换。
机遇全球服务外包将产生万亿美元蛋糕
如何实现这个发展模式的转换?关键是要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重点发展服务外包。
“全球服务贸易总额2010年己达到7.165万亿美元,而中国到了2009年服务贸易总额只有2868亿美元。”魏建国说。
其中在服务外包方面,根据国际数据集团(IDC)研究,预计未来5-10年全球服务外包可达到1.65万亿到1.8万亿美元。而中国的服务外包,截至去年底,全国服务外包企业超过1万家,服务外包执行总额403.3亿美元。因此,魏建国指出,中国服务外包起步晚、发展快、潜力大,增长空间还很大。
建议抓住世界第三波产业转移机遇
魏建国说,以服务外包为特征的新一轮产业转移,正在把知识密集性和技术密集性的高附加值工作岗位从发达国家转移过来,广东能否抓住这一机遇,应是当前重中之重。
“世界产业转移经历了三大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轻纺工业为主的劳动密集性的产业转移,这一点我国30年前就抓住了。第二阶段是以化工业为主的资本密集性转移,这一点我国在改革开放中期意识这点并抓住了这点。第三阶段就是目前实施的以新技术、新材料、IT行业为代表的技术密集性的转移。”魏建国说,前两个阶段的产业转移,虽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也给我国带来了资源的高消费、环境的高污染和贸易的高摩擦。虽然解决了我国近1.2亿农民工就业问题,但大批大学生就业迫在眉睫。只有发展服务贸易,才能既解决农民工又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对策广东可打造成为东盟的总部基地
魏建国认为,广东有着发展服务外包得天独厚的优势。“广东有20多年接收制造业转移的经验,经济特区先行先试的优势突出,有着粤港合作的独特地理优势,并且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可以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的强劲东风,加快与东盟各国的合作。”
在具体做法上,魏建国建议尽快制定有关发展建立服务外包中心的措施和政策,特别是税收和人才优惠政策。同时,加大CEPA在广东先行先试的力度。以生产性服务业的合作为突破口,在招商引资上重点向香港的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金融、物流以及中介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倾斜,鼓励港商在广东设立服务外包企业、服务外包地区总部等。
此外,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框架协议下,魏建国建议,应尽快制定广东与东盟的战略合作规划。可逐步在东盟国家建立常驻机构,逐步将广东打造成为东盟的总部基地,以使广东服务外包中心发挥更大作用。
专家献策②
中国国际金融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李剑阁
应对三大转变广东可先行
“中国经济增长的资源条件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广东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应随之调整。”在昨天的省长与专家座谈会上,李剑阁开宗义地说。
人口结构中的刘易斯拐点临近,我国资本从绝对短缺开始出现相对过剩,改善生存环境和加速建设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中国经济增长的资源条件发生了上述三大巨变之际,应该对过去的思路和政策做全面的梳理和逐步调整。而广东可在应对三大转变中先行一步。
思路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本产出率
李剑阁集中谈到了当前经济增长环境正在发生的三大巨变:第一个巨变是人口结构的巨变。
李剑阁指出,目前,中国已经迈入人口结构的转变期。全国劳动人口的占比将于2010-2015年间处于72%的峰值,但此后将逐年下降,人口红利将逐渐消失。刘易斯拐点的临近,意味着劳动力将由充分供给转变为相对紧缺,将出现城市熟练技术工人供不应求、局部地区开始出现普通劳动力短缺现象。
李剑阁表示,从国际经验来看,象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能享受“人口红利”的时间约为10年。虽然全国青壮年人口持续多年涌向广东使得广东享有“人口红利”的时间成倍增长。但“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不可避免。
在这种情况下,迅速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产出率,提高高附加值产业的比重,才能解决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挑战。广东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先地区,将更加感受到人口变化带来的挑战,而未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将显得更加迫切。
思路提高更有效运用内资外资水平
巨变之二是我国资本从绝对短缺到出现相对过剩。不断增长的贸易顺差、资本账户顺差以及高达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高达50%的国民储蓄率和27万亿元的存差,这都表明我国资本进入“相对过剩”的状态。
对此,李剑阁表示,今后经济发展战略要从积极利用外资、鼓励引进外资向更加有效运用内资和提高利用外资水平转变。在继续融入全球化,发挥比较优势,巩固制造业大国地位的同时,需要注重扩大国内需求相关产业的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需要向内外需均衡型经济转变。在这一变动趋势中,广东的表现更为突出,理应先行应变。
思路以节能降耗减排增效作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