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入会 | 登录会员

欢迎光临广东省数字贸易与服务公共服务平台!今天是:2024年11月29日 星期五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十六大以来商务成就综述之三:服务贸易稳步发展 全球地位快速上升
来源:商务部-20121030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2日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服务贸易稳步发展,贸易规模迅速扩大,服务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中国服务贸易的全球地位快速上升。

    一、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并向贸易大国迈进

    (一)服务贸易规模迅速扩大。2002-2011年,我国服务进出口从855亿美元增长到4191亿美元,增长了3.9倍,年均增长19%。其中,服务出口从394亿美元增长到1821亿美元,年均增幅达19%;服务进口从461亿美元增长到2370亿美元,年均增幅达20%。同期,我国服务进出口的国际排名不断上升。服务出口排名由第11位上升至第4位,服务进口排名由第9位上升至第3位。
    (二)服务贸易结构渐趋优化。十六大以来,我国旅游、运输等传统行业在服务进出口总额中的占比逐年下降,保险、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等新兴行业的占比逐步上升。2002年,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占服务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六成以上,保险等新兴行业服务进出口所占份额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2011年新兴行业服务出口比重已占服务出口总额的53.8%。
    (三)重点领域服务出口取得显著成效。十六大以来,我国综合考虑全球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国际市场需求前景、服务出口部门的发展潜力及其对经济发展的重要程度等因素,按照“继续巩固、积极推进、重点培育”三个层次推动服务出口,成效显著。
    一是运输、旅游、建筑等行业在服务贸易中的规模优势继续巩固,贸易效益逐步提升。2011年,我国运输出口355.7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了5.2倍;旅游出口484.6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了1.4倍%;建筑服务出口147.2亿美元,是2002年建筑服务出口的近12倍,年均增长31.5%,占服务出口总额的比重从3.2%提高到8.1%。
    二是着力推动服务外包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国家一系列鼓励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吸纳就业能力进一步提升,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促进大学生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21个示范城市在创新方式、促进服务外包行业快速发展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2009-2011年,我国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执行金额从100.9亿美元增长至238.3亿美元,年均增速53.7%。截至2012年5月,我国服务外包企业累计吸纳从业人员347万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240万人,占比达7成左右。2011年,以软件研发、信息系统运营维护为主的信息技术外包(ITO)离岸合同执行金额138.7亿美元,占离岸合同执行总额的58.2%。信息技术外包、业务流程外包(BPO)、知识流程外包(KPO)三类外包总体比例为12:3:5,其中KPO业务占比逐年提高,反映出我国服务外包业务正从产业链的中低端逐步向金融后台、生物医药研发、技术研发与测试等高端领域拓展。
    三是积极推进文化、技术、会展等服务领域发展,文化贸易发展迅速。十六大以来,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我国文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2002-2011年,我国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从54.1亿美元增长到200亿美元,年均增长15.6%;我国文化服务进出口从8.9亿美元增长到77.6亿美元,年均增长27.2%。展览行业水平逐渐提高。2002年全国举办的展览会数量约为3000个,2011年则增长至6800个,是2002年的2.27倍。在2011年的世界商展百强榜单中,我国占有14席之多,位居世界第二;62个展会获得国际展览业协会(UFI)认证,位居世界第四。展览场馆建设速度位居世界前列。2011年我国会展场馆的总数为269个,是2002年的1.5倍。截至2011年底,我国室内5000平方米以上面积展馆的室内展览总面积约合475万平方米,占全球比重为15%,位居世界第二;2006-2011年5年间,中国室内展览总面积增加近150万平方米,占同期世界新增展览面积的44%。技术贸易稳步增长。2002年到2011年,我国技术引进合同签订数量翻了一番,合同总金额由173.9亿美元增长到321.6亿美元,增长84.9%,年均增速9.4%。2009年到2011年,技术出口合同总金额由111.5亿美元上涨至214亿美元,其中计算机软件的出口金额由101.6亿美元增长至190.9亿美元(注:软件出口数据自2009年起纳入技术贸易出口统计范畴)。

    二、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机制不断完善

    (一)服务贸易管理机制更加健全。十六大以来,我国初步建立起专门的服务贸易管理机制和促进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一是确立了服务贸易发展工作的管理机制。2006年,商务部成立服务贸易司,专门负责牵头拟订服务贸易发展规划、促进服务出口规划与政策并组织实施,承担服务贸易促进和服务贸易统计工作,此外,还负责拟订技术贸易政策和对技术进出口进行管理。2011年,商务部将服务贸易司更名为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业务扩充到商贸服务业,以进一步促进内外贸的融合。
    二是建立了服务贸易发展工作的部际联系机制。2007年,商务部牵头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文化部等34个部门建立了服务贸易跨部门联系机制。2010年,又成立了由商务部、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等部门和单位组成的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相关工作部际联系机制,进一步加强文化出口促进工作。
    三是强化了对地方服务贸易发展工作的指导和联系机制。2008年,商务部和上海市政府签署《关于共同推进上海市服务贸易发展的合作协议》,鼓励国家服务贸易政策在上海先行先试。商务部指导上海研究制订了《上海服务贸易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关于促进上海服务贸易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此外,国家已认定北京、天津、上海等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并给予多方面政策支持。
    四是建立和完善了与国际组织、外国政府的工作联系机制。商务部与欧盟建立了服务贸易工作部门对话机制,与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贸发会议、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建立了工作联系,与德国、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签署了关于双边服务贸易促进的谅解备忘录,并正与新加坡商签类似协议。

    (二)服务贸易发展政策体系日趋完善。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制订了《服务贸易“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服务贸易“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商务部关于加强服务贸易工作的指导意见》等重要的政策文件,在服务外包、技术贸易、会计、文化、中医药等服务贸易重点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服务贸易促进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和深化。各地也加大了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很多省(区、市)出台了加快发展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政策文件,对服务贸易进行配套政策支持。

    (三)服务贸易促进平台建设取得实效。

    一是服务贸易交易平台进一步拓展。2007-2011年,我国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服务贸易大会,对促进服务贸易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2012年,经国务院批准,商务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了首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京交会”),吸引了来自82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到会,实现国际服务贸易成交额112亿美元。为进一步促进技术贸易发展,商务部于2011年12月会同相关部委推动成立了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促进中心,并将举办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商务部还陆续举办数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重庆)高峰会、中国(大连)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中国(香港)国际服务贸易洽谈会等大型展会,在服务贸易领域逐步形成了覆盖全面、重点突出的会展格局。
    二是服务贸易领域的社会中介组织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200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商务部会同各相关部门组成了中国服务贸易协会指导委员会。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在通信与信息服务、文化贸易、电子商务等领域成立了专业委员会,促进重点领域服务贸易的发展。
    三是服务贸易信息服务工作扎实推进。2006年,商务部设立“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提供国内外服务贸易发展动态、政策法规、服务贸易专题研究、最新统计分析、企业数据库和市场供求等信息,正逐渐成为服务贸易领域政府提供信息服务、促进国际交流、企业开展合作的重要平台。

    三、服务贸易基础工作不断夯实健全

    (一)建立和完善服务贸易统计制度。2007年,商务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制度》,中国服务贸易统计数据库建立。2010年,商务部、国家统计局联合修订《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制度》,使统计内容更加全面,能够覆盖世贸组织的四种服务贸易提供模式,服务进出口数据采集由使用部门数据改为综合利用企业调查数据、相关部门资料以及其他统计资料,可以为国家制定服务贸易政策、进行对外谈判、检测企业运行情况提供更有效的数据支持。
    (二)服务贸易发展与促进的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为服务贸易政策制订提供了重要参考。2006年以来,商务部牵头完成了大量服务贸易发展理论和政策问题研究,内容涉及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协调发展、扩大服务贸易出口、服务贸易促进立法、服务贸易统计体系和服务贸易重点领域研究等;积极开展月报、快报、年度报告、《服务贸易简报》、《中国软件出口发展报告》等的编撰工作。2006年以来,商务部每年发布《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中英文版),全面分析我国服务贸易总体发展情况。
    (三)进一步加强服务贸易工作队伍建设。2006年以来,商务部组织落实“人才强商”工程,每年组织地方商务系统开展服务贸易综合知识、统计分析、重点领域服务出口扶持政策等方面的业务培训,提高了全国商务系统服务贸易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

本文链接:http://gdsoa.cn/Article/20121102/640.html 点击复制链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