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入会 | 登录会员

欢迎光临广东省数字贸易与服务公共服务平台!今天是:2024年11月14日 星期四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转型发展力促服务外包企业做大做强
来源:51Call center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07日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正处于快速发展中的服务外包产业兼具国际化水平高、竞争较为充分的特征,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领域。通过对450家重点服务外包企业的调查研究发现,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在已初步涌现出一批较具竞争力的企业群体。新时期,以转型促发展,做大做强服务外包企业,打造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仍是当务之急,以推动我国服务外包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充分发挥服务外包在调结构、促转型、谋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现状与趋势:


    服务外包企业发展取得重要进展


    2006年以来,我国再次主动把握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历史机遇,积极鼓励开展国际服务外包业务,融入全球服务价值链体系,引领带动国内服务经济发展,取得显著进展。截至2013年底,我国服务外包企业已达24818家,2013年签订服务外包合同金额近千亿美元,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执行金额454.1亿美元,且同比均保持高速增长势头。


    服务外包企业群体初步形成。从企业从业人员来看,企业平均从业人员超过1200人。450家企业中,从业人员超过1000人的企业有约占1/3,从业人员超过5000人的有26家,超过10000人的有6家,而从业人员超过20000人的仅有1家。可以发现,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在短短几年内,一批千人以上规模企业已经成长起来,并逐渐发展壮大形成若干万人以上企业。从服务外包业务营业收入来看,超过千万美元营业收入的服务外包企业占比约43%,营业收入超过5000万美元的服务外包企业有52家,营业收入超过1亿美元的服务外包企业有20多家。总体来看,我国服务外包企业仍以中小企业为主,具备一定规模的服务外包企业群体初步形成,这些企业将是我国服务外包产业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依托。

人均年服务外包收入超过2万美元。从人均年服务外包执行金额指标来看,450家重点服务外包企业人均年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金额约2.63万美元,人均年服务外包执行金额约为17.71万元人民币(折合2.81万美元)。同期,我国服务外包产业人均年服务外包业务执行金额约为1.09万美元。而2012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为6100美元。按照经济发展理论及发展实践,我国当前正面临着中等收入转型的艰巨挑战。也就是说,我国正面临着人均收入水平从当前水平跃升至1万美元到2万美元及以上的高收入水平的转变。服务外包作为一个新兴和快速发展的行业,已形成一批初具规模的企业群体,从业人员人均收入超过2万美元,同时服务外包产业关联带动效用明显,这对于正处在转型关键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重点服务外包企业就业促进效果显著。2012年,450家服务外包企业共吸纳服务外包从业人员约32.5万人,其中大学毕业生占比约83.4%。根据印度等国服务外包产业带动间接就业1:3.32的经验数值测算,间接创造了约107.9万个就业岗位。这些重点服务外包企业以2.13%的企业数量,容纳了7.58%的服务外包从业人员。2012年,这些重点服务外包企业新增从业人员约7.5万人,占新增服务外包从业人员的6.76%。由此可以发现,重点服务外包企业就业促进效果更为显著。总体来看,我国服务外包产业仍处于快速扩张时期,服务外包企业仍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规模扩张仍有较大空间。做大做强服务外包企业对缓解我国当前就业压力,尤其是大学生就业意义重大。


    重点服务外包企业专业服务水平较高。2012年450家重点服务外包企业中有333家企业获得了1项以上的专业资质认证,也即74%的重点服务外包企业获得了专业资质认证。据统计,2012年我国服务外包企业共获得10098个专业资质认证,也就是说,通过专业资质认证的企业比例不超过一半。显然,这些重点服务外包企业在专业资质认证方面大幅领先于行业平均水平,这足以说明重点服务外包企业具备较高的专业服务水平。


    业务融合及多元化发展特征明显。正是经济社会信息化的迅速扩展与深化,深刻改变了服务的内容和性质,推动了服务外包成为国际专业化分工演进的新特征。随着服务外包业务的扩展和深化,产业结构很快就超越信息技术领域,向金融、医药研发、流程管理、工业设计等领域拓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的业务范围不再局限于信息技术外包(ITO)领域,而是迅速向商务、金融、电信等专业服务领域拓展,跨界融合发展成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阶段性新特征。对450家重点服务外包企业的考察也更明确地展示了这一重要发展趋势。


    差距与困境:


    服务外包企业发展仍然面临多重挑战


    后危机时代,我国服务外包产业面对国际经济复苏缓慢和国内人工等成本大幅上涨的多重压力,依然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但增长速度呈现递减趋势。随着国际经济复苏日趋稳固,全球服务外包产业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同时新兴经济体等陆续加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的承接行列,国际竞争将更趋激烈。从国内来看,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扩大服务业开放将为服务外包企业的发展带来重要机遇,也促使服务外包企业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抓住机遇,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再上新台阶,我国服务外包企业仍需应对多重挑战。


    一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面临转型压力。随着我国劳动人员工资的不断上涨、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优势大幅下降,我国服务外包企业亟需摆脱成本导向发展模式下的发展策略,破解产业发展低端宿命,向价值链中高端实现战略转型。因此服务外包企业的高端升级是必然趋势,不同企业不得不面临着业务架构重新定位、技术升级、人才招聘及培养、企业研发能力及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等转型发展的重要挑战。不同类型企业应立足自身资源、业务模式等特点抓紧构筑自身竞争新优势,在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


    二是服务外包企业规模提升空间巨大。人员是衡量服务外包企业实力的重要指标。尽管我国服务外包企业已成长起多家万人以上规模的企业,但总体来看,企业规模仍然偏小。以领军型服务外包企业为例,2011年,印度超过10万人的服务外包企业便有塔塔咨询服务公司(TCS)、印孚瑟斯(Infosys)、维普罗(Wipro)三家。而直到2012年,经由文思、海辉两家国内大型服务外包企业合并后,我国才首次出现规模超过2万人的服务外包企业。服务外包企业规模偏小,难以形成全球营销、交付网络体系,客观上制约了我国在国际服务外包市场上的议价能力和市场开拓空间。


    三是人均年服务外包营业额仍有待提高。人均营业额是衡量企业业务层次和服务能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2012年,我国重点服务外包企业人均营业额仍处在2万至3万美元之间,领军型服务外包企业人均营业额刚达到3.31万美元,而同期印度服务外包企业人均营业额则位于5万至6万美元之间,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惠普、富士通等全球服务外包巨头人均营业额则在10万美元左右。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我国离岸业务利润水平大幅下降。而印度则实现了离岸业务的非线性增长,离岸业务赢利水平进一步提高。


    四是服务外包企业区域分布悬殊。从企业的地区分布来看,东中西部地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差距较大。450家重点服务外包企业中,约79%的企业位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重点服务外包企业略高于西部地区。从服务外包业务收入来看,东部地区企业服务外包收入占450家企业服务外包营业收入的90%以上。从人均离岸服务外包收入来看,东部地区服务外包企业年人均离岸服务外包收入约2.81万美元,中部地区为2.18万美元,而西部地区则低于2万美元。可以发现,东部地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遥遥领先于中西部地区,统筹协调推进区域服务外包业务发展是我国服务外包可持续发展亟需克服的重要挑战。

2012年我国服务外包收入与国民生产总值人均额情况

2012年我国服务外包收入与国民生产总值人均额情况(%)


    前景与对策:


    推动服务外包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


    加大在岸服务外包业务开拓力度。随着国内市场的不断成熟与发展,如金融、电信、教育、医疗等业务的不断释放,统筹推进离岸市场开拓与在岸市场挖掘,特别是加大开拓在岸服务外包业务是推动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如在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发展资金、服务外包人才培训资金等优惠政策支持中,进一步放宽对离岸比例的要求。在技术先进型企业资格认定中,进一步降低对离岸业务比例的要求。贯彻落实《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推动政府机构将电子政务建设和数据处理等业务发包给专业服务供应商。积极引导各类企业创新管理运营理念,购买专业服务,开拓在岸发包业务。我国服务外包企业应充分利用国内市场效应,把握机遇,在大力开拓、承接在岸服务外包业务中,不断提升专业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在服务外包市场竞争力。


    积极营造国际化法制化规范化营商环境。加强服务外包知识产权保护和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探索服务外包知识产权和信息安全案件优先审判机制,提高服务外包知识产权和信息安全保护能力和水平。加快研究制定服务外包企业信用体系,积极营造产业发展的诚信环境,重塑中国服务外包企业的诚信体系。积极推动建立全国性服务外包行业协会,研究出台专业人才、培训机构、质量控制等相关行业标准,不断提高产业发展的规范化水平,不断规范服务外包行业商业行为,推动企业良性竞争和市场有序发展。


    加大研发投入,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当前,我国服务外包产业业务范围及利润空间有限与企业专业技术能力不高密切相关。企业必须摆脱过去单纯依赖人力成本的发展模式,企业应学会集中主营业务,关注核心能力打造,提高企业专业技术能力,强化业务流程和服务模式创新,实现从外延性到内生式增长的发展转型。据统计,我国服务外包企业成本构成中的研发投入仅占4%。应抓紧制定出台可操作性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特别是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应加强在专利等知识产权方面的积累,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解决方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产业价值链高端攀升。


    打造互利共赢的企业组织结构。支持企业境内外上市、联合、并购、重组,打造服务外包龙头及领军型企业。开展合同、版权质押等融资业务,创新信用增级手段,建设系统完善的信息咨询等公共服务体系,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紧密衔接国家区域发展规划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积极推进服务外包产业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区域间差异化、特色化的服务外包企业集群,打造竞争有序、互利共赢的企业组织结构。综合运用财税政策及国家科技计划(专项)等,支持企业提升技术层次和综合服务能力,加强海外整体营销,统筹服务外包与“走出去”、援外工作有机结合,形成外资、外贸、外经联动协调发展格局,全力打造“中国外包”品牌。

本文链接:http://gdsoa.cn/Article/20141107/2988.html 点击复制链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