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入会 | 登录会员

欢迎光临广东省数字贸易与服务公共服务平台!今天是:2024年11月14日 星期四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广州携手东莞 “东进”战略再升级
来源:南方网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11日

广州“东进”再升级。不到一周时间,广州、东莞两地即召开了两次交流座谈会。9月1日及6日,东莞市党政代表与广州市党政代表分别到对方城市学习考察,就两市合作展开座谈。

专家指出,这是广州“东进”从城市内部跃升到城市之间的标志性事件。未来双方将在重大交通项目联通、重大产业发展平台对接、港口资源整合、环境共治、公共服务资源共享等方面展开合作。

全媒体记者 黄少宏

瞄准国际航运中心 广州、东莞两地将推动港区联动

翻开地图,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的港口星罗棋布:广州港、深圳港、香港码头、虎门港、珠海港错落分布在珠江口东西两岸。数据显示,珠三角九市港口群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492万TEU,已经成为全球规模第一的港口群。

地处珠三角中心,广州同时兼具珠江东西两岸岸线资源和港口资源。目前,广州港就包括了南沙港区、新沙港区、黄埔港区等4个港区,全港2016年完成货物吞吐量5.44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86万标准箱,分布跃居全球第六、第七位。其中,新沙港区就地处东莞麻涌。

记者注意到,近期广州、东莞两地党政代表团互访时就提及“港区联动”这一关键词。

广州港人士也透露,广州与东莞之间港口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地处东莞的新沙港区拥有10个泊位,承接了散货、滚装汽车、集装箱、件杂件等各货类的装卸和仓储业务,目前港区年货物吞吐量已超过6600万吨,是珠江口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码头。除煤炭这一传统优势货类外,新沙港区是中国三大商品车整车进口口岸之一,也是国家进境粮食首批A类指定口岸。

“新沙港区具有很好的‘前港后厂’发展基础。”上述人士指出,新沙港区条件优良,有深水码头,疏港铁路直达码头,依托这一基础,东莞的大型制造加工企业如玖龙纸业等企业快速得到发展,这对于广州、东莞都有好处。

据透露,新沙港区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新沙二期四个泊位的建设,预计至2020年可新增通过能力1240万吨。

当前,广州正在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港口可以说是核心资源。在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郑天祥看来,广州、东莞之间的“港区联动”很有想象力,在目前新沙港区展开合作的基础上,双方还可以将合作拓展至辖区内全部港口资源,其中东莞虎门港可以重点作为近洋近海业务,广州港重点发展远洋远海业务,形成优势互补,特别是与中欧班列结合起来,这里将成为“一带一路”的枢纽,可以将华为手机等高科技产品便捷运出,同时让其他产品更加便捷进入粤港澳大湾区。

事实上,除了港口合作,广州地铁5号线也拟接入东莞地铁1号线,白云机场计划近期在东莞虎门镇、洪梅镇望洪站、松山湖高新科技开发区和塘厦等地设立新的异地候机楼,并计划在东莞的综合保税区范围内和虎门镇增设两个远程货站。可以说,广州“东进”,交通已经先行。

集聚全球高端资源要素 吸引创新巨头进驻广深科技创新走廊

今年5月,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省十二次党代会的报告即提出,完善区域协调创新体制机制,打造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从深港创新圈向北到光明新区,再经东莞松山湖,直抵广州科学城一带,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贯穿广州、东莞、深圳、香港等城市。

在华南城市学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看来,广州作为高校、科研院所密集之地,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提供教育培训、研发服务及人才;东莞作为“世界工厂”,则提供了生产制造的条件。可以说,以珠江东岸为主轴的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有如美国纽约湾区的“128公路”,让广州“东进”从城市内部跃升到城市之间,延伸到东莞、深圳等更为广阔的区域和全新的想象空间。

事实上,这条超过一百公里长的创新走廊也是集聚全球高端资源要素的重镇。

今年初,富士康10.5代8K显示器全生态产业园落子广州东部的增城——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核心节点之一。这是继在深圳等地落户之后,富士康在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又一大布局。

“从过去的深圳、佛山、中山、珠海到现在的广州,过去近30年沿着珠三角环线高速一步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投资,就是希望让珠三角环线能像硅谷的101高速公路,也成为一条串联信息技术的高速路线,并在珠三角产业供应链,创造出每1元的产出,拉动5-7倍的GDP效应。”在当时的动工仪式上,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如是表示。

在郑天祥看来,富士康落子广州增城,就是因为增城处在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顶点上,既可便利通达其在深圳的企业,也可以用足广州的土地空间、人才红利。从另一方面来看,郑天祥认为,从吸引富士康落户到与东莞合作水平的提升,广州“东进”升级的逻辑一脉相承,都是进一步优化整合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促进更多高端资源要素集聚和向外辐射……伴随着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水平的提升,华为、中兴、腾讯等企业也与富士康一样,越来越重视在广州、深圳、东莞等城市之间跨城布局、协同创新。

创新引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新的增长极

上周,广州市党政代表团赴东莞学习考察,中国散裂中子源、中子科学城、松山湖华为智能制造基地及滨海湾新区规划建设为其重要的4个重点。

观察人士指出,如果前3站重点在产业及科技创新协作上,那么滨海湾新区规划建设的考察目标则是指向制度创新。

在两市工作交流座谈会上,广州市主要领导表示,希望两市突出重点,聚焦南沙自贸试验区与滨海湾新区合作,以制度创新为引领,以港区联动为支撑,优化整合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合作平台。

从地理上来看,南沙、东莞滨海湾新区隔江相对,山水相连。作为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南沙拥有先行先试的试点优势。南沙向东,即为东莞滨海湾新区,通过虎门大桥、虎门二桥以及未来的轨道交通相连接。在东莞的发展蓝图中,滨海湾新区新区承担着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把握世界最新产业和科技发展趋势,全面对接深圳大空港、前海和广州南沙,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对接“一带一路”,打造为大湾区新的兴奋点和增长极,构建开放型经济引领发展新高地,引领东莞经济未来30年发展的重要历史使命。

在郑天祥看来,南沙作为承担多项国家级“试验田”的区域,先行先试的政策经验可以率先向滨海湾新区复制推广,为滨海湾新区乃至东莞发展输出自贸区经验。

本文链接:http://gdsoa.cn/Article/20170911/16508.html 点击复制链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