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入会 | 登录会员

欢迎光临广东省数字贸易与服务公共服务平台!今天是:2024年11月14日 星期四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需金融实体协同发展
来源:南方网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20日

19日,为期两天的全球金融界盛会——第14届国际金融论坛(IFF)全球年会(F20峰会)在广州落下帷幕。

当日举行了4场回顾与展望平行会议,并举行3场国家与区域合作对话会,分别聚焦“全球经济与金融展望”“全球金融治理”“全球金融创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产业发展”以及中美、中欧、中韩开展区域合作等多项重磅议题。

与会嘉宾表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液,无论今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着重强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意义,还是十九大报告里要求的“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都明确了我国金融改革发展必须坚持服务实体经济这一原则。

●全媒体记者 郭家轩 余秋亮

金融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随着全球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国的经济发展与金融改革受到国际广泛关注。

“在经济方面,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目共睹。在金融方面,西方学者关注中国的股市波动、如何去杠杆、经济增长的模式等问题。”据IFF主席、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观察,“当前和未来,中国在金融改革方面的重点内容是什么,在去杠杆方面有什么具体的措施,国企改革政策有哪些等等,都是全球值得关注的”。

近年来,中国的金融业取得了长足发展。“首先,我国金融业的总资产跃居世界第二位;其次,我国金融机构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第三,金融在国家的经济建设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保监会广东监管局局长房永斌说。

当前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方向已经明晰。今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十九大报告要求,“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金融要为创新服务、为国企改革服务、为对外开放服务。”在IFF副主席、中国保监会原副主席周延礼看来,当前与未来,金融的内涵应体现在这三个方面。

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同样需要发挥金融服务体系的作用。“建立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国际湾区,首先应配套建立一个高效运转有效适配的金融服务体系,通过金融配置资源的枢纽功能发挥各种金融市场在要素配置中的作用。”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李东荣指出,“其次,须加强大湾区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重点考虑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现状,加强金融合作,立足比较优势和差异化的资源禀赋,围绕空间和产业布局,优化金融布局,实现湾区现代金融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建设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从2017年起,国际金融论坛将永久落户广州,看中的正是广州所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广州提出了新的发展定位,即建设“三中心一体系”,其中“一体系”就是指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我认为关键词就在于服务,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这一原则也是广州多年来所一直坚持的。”广州市金融局局长邱亿通在会议中表示。

近年来,广州坚持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原则,发挥广州金融产业实力雄厚、金融服务体系健全、金融创新活跃的优势,大力推动金融与产业、企业和创新创业的深度融合。

在创新建设市场交易平台、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辐射半径方面,广州股权交易中心累计挂牌、展示企业数达7626家,实现融资及流转交易额1760.08亿元。

在大力发展和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方面,截至目前,广州累计有境内外上市企业152家,比去年增加19家,总市值2.43万亿元;在“新三板”挂牌企业449家,比去年增加101家,其中56家进入创新层,位列全国省会城市第一,总市值1188亿元,累计融资112亿元。

在加快发展股权投资市场方面,以打造国际风投、创投中心为目标,广州各类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私募基金机构从2012年的100多家、管理资金规模不到300亿元,迅速增加至目前的3200多家、7000多亿元。

一手抓服务的同时,一手还需抓监管。“从去年开始,我们就着手开发金融风险的监测防控平台系统,今年4月正式运作,并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地方金融风险预警防控中心。”邱亿通表示,通过建立防控平台,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在准入方面广州实现了“零门槛”,“比如股权投资机构可以直接在广州进行工商注册登记,不用审批。在一线城市里广州是唯一放开审批的城市,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广州金融安全港。”

打造全球绿色金融供应链中心

今年7月,广东省广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正式获批,由此拉开了广东探索通过创新性金融制度安排、引导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的大幕。

在国际金融论坛上,来自全球的多家金融机构负责人与知名学者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应该如何发展绿色金融”。“世界的发展,中国的发展,都需要从‘棕色增长’转化为‘绿色增长’。”IFF联合主席、韩国前总理韩升洙说。

如何才能实现“绿色增长”?IFF研究院副院长、世界银行前高级经济学家王燕认为,应成立多边的“粤港澳大湾区开发银行”,并引入更多的多边私募基金或风投公司,吸引更多“耐心资本”投资。她还建议在大湾区建立更多的多边私募基金,吸引更多的风投、PE基金进入到这个领域,把大湾区建成一个长效的投资平台。

与会嘉宾还建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应该重视绿色金融,建议可以先试点绿色资本自由流动,或建立一个绿色资本市场,吸引境外的企业、“一带一路”企业或者是各国政府发行绿债,也可以吸引境外资本投向大湾区的绿色建筑、绿色领域。

邱亿通指出,下一步,广州将利用广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获批的契机,加强境内外绿色金融合作,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和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金融工具的推广应用。


本文链接:http://gdsoa.cn/Article/20171120/17186.html 点击复制链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