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在线入会 | 登录会员

欢迎光临广东省数字贸易与服务公共服务平台!今天是: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服务外包
广东该如何打造优质金融“生态圈”?
来源:南方网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11日

“从贸易数据和成长空间来看,珠三角非常具有成为金融中心的潜力。”在德国安联保险集团总部一间挂有中国书法的会议室里,其亚洲区总裁邵多卓对记者道出了他的判断。

1万多公里之外的“狮城”新加坡高楼林立,大华银行集团商业银行服务部董事总经理张志坚更关注金融机构在广东自贸区布局的机会:“自贸区对于很多企业的进一步国际化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越来越多的外资金融机构正把目光投向广东,他们投资广东最看重什么?广东如何向世界讲好自己的“故事”?如何利用国际金融业发展经验解决广东面临的问题?记者调研了纽约、伦敦、新加坡等多个国际金融中心,为广东金融业发展谋求良策。

第1策

引入配套企业

激活金融“生态圈”

调研团队不断向金融“巨头”发问:“来广东做生意最看重什么?”答案中有一个词出现频次最高:金融“生态圈”。

一个有利于金融业发展创新的金融“生态圈”是怎样的?硅谷银行首席执行官格雷格·贝克认为,它需要政府、风投、高校、法律体系、财务管理等多方面力量的支持。花旗集团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部董事总经理朱莉则表示其中应包含开放的文化和公平的市场环境等因素。

业界关于金融“生态圈”的定义并不完全一致,但是,金融配套企业之于金融“生态圈”的重要性却在调研中被反复提及。

当被问及“如何劝说金融机构到伦敦来”时,伦敦金融城政策和资源委员会主席孟珂琳耸耸肩,展现出了相当的自信:“这是一个做金融的好地方,你可以在伦敦获得任何为金融业提供的服务。”

伦敦有银行从业者100多万人,却有约300万人在审计、会计、管理咨询、市场调研、广告、公共关系、人力资本服务、法律等金融配套企业中工作。

作为中资银行高管,中国银行伦敦分行副行长史炜的感触尤为明显:“只要提出诉求,就一定能在市场中找到相关专业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金融配套企业“大多只经营一类业务,专业化程度高”。在英国英中商会会长吴克刚看来,金融配套企业专业化、细分化正是成熟金融“生态圈”的标志之一。

相应地,提升金融配套企业的数量和质量,形成优质的金融“生态圈”,可为广东在吸引国际金融机构时增添不少砝码。

“有两类机构最重要,分别是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浦发银行伦敦分行行长陈欣如是说。令人欣慰的是,广东在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金融配套领域的发展已走在全国前列,金融“生态圈”也正逐步完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月,广东省律师事务所和律师会员数量居全国首位;会计师事务所数量位居全国第二。

不过,在科技金融等新兴金融领域,相关配套企业还未成熟。例如,广东省金融办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目前广东缺少进行科技成果价值评估的专业机构。对此,吴克刚建议广东在引入大型金融机构时,有针对性大批引入急需的金融配套企业,以增添金融业整体活力。

第2策

让“软环境”成为

金融竞争力“硬招牌”

“要有一个吸引企业、吸引人才的环境。”在纽约总部,美国大都会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投资官史蒂文·古拉特告诉记者,人才和友好的商业环境对企业至关重要。“我们需要庞大的、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队伍。我们将技术总部搬到北卡罗来纳的部分原因,就是因为那里有大量科技人才。”

让旧金山市市长麦法恩引以为豪的是当地的高校资源、税收政策和生态环境,他说:“让人们享受当地的生活和工作也十分必要。”

事实上,当金融中心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时,“软环境”成为机构选址考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从欧洲银行管理局“搬家”过程中就能窥见一二。

走在初春的法兰克福街头,仍能感到丝丝寒意。去年它在欧洲银行管理局迁址的“PK”中失利,错失其新址落地机会。由于英国宣布“脱欧”,欧洲银行管理局必须在明年3月迁往其他欧盟国家,巴黎、法兰克福、维也纳、布鲁塞尔、布拉格、都柏林、华沙、卢森堡等城市为争取其落户本地,展开了激烈角逐。

每个城市都开出了最好的条件。中国留德学人金融学会理事阮峰告诉记者,法兰克福为欧洲银行管理局提供了超过9个以上的中心可选地段,然而它仍在投票中出局,最终巴黎赢得了胜利。

这一结果让不少人意外,在欧洲大陆的金融中心里,巴黎并无综合竞争优势。巴黎的制胜一招是其打出的“教育”牌。巴黎不仅提出要为欧洲银行管理局员工家属提供免费法语课服务,以便其能快速融入新环境,还承诺新设立多所国际学校,解决员工子女教育问题。

调研中记者发现,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和“金领”人才倾向于落户教育资源丰富、医疗条件优越、生态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文娱生活丰富的区域。正如蜂巢聚创创始合伙人陈欣所言,最具吸引力的金融中心应该“让你愿意把老人和孩子都带到那里生活”。

广东吸引金融机构落户的“加分项”也不少:珠三角空气质量整体优于京津冀和长三角;广、深两城有近50家三甲医院,其中不少专科排名全国前列;珠三角交通便利,广、深、港互在彼此“两小时生活圈”内;广深港高铁全面开通后,广州至香港的时间将缩短至48分钟,深圳到香港仅需14分钟……

史炜建议,广东应向世界讲好这些“故事”,让外国人真正理解广东。“一定要做好整体的、长远的规划,用国际的语言来讲故事。要让具备国际视野的人,站在国际背景下讲好广东故事。”

金融“专才”的培养也至关重要。正如史蒂文·古拉特提到的,“精算人才对于保险极其关键”,精算、金融工程等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应成为广东提升金融“软环境”的“硬招牌”。

第3策

从国际经验找灵感

加快金融产品创新

在讲好“广东故事”的同时,吴克刚认为,广东还应清楚自身“缺什么金融产品和业态”,并有针对性地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以此解决广东面临的迫切问题。

当前,广东在促进科技与金融深层次结合、有效缓解“三农”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支持和促进绿色发展等方面仍有较大发展空间。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抓手”。

国际金融中心已在上述领域进行了多年探索,并形成了一批值得广东借鉴的经验和做法,为广东金融业“弯道超车”提供了机遇。

一直以来,广东科技金融产品主要以传统的资产抵质押贷款为主,与科技型企业的轻资产等特点不相适应。记者调研发现,硅谷银行在美国的运营模式,可为广东银行业“投贷联动”产品创新提供灵感。

“我们对科技企业的支持,有99.5%都是通过贷款来完成的。”格雷格·贝克告诉记者,硅谷银行向科技企业提供的大部分贷款“是通过权益获得的,比如认股权证或股票期权”。在决定是否向科技企业贷款时,硅谷银行侧重考量“谁是它的风投”等因素,并以此决定提供怎样的贷款结构和贷款规模。

创新的金融产品也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打开一扇新的大门。在美国,以基于温度的期货合约为代表的天气金融衍生品,是带动更多金融资源投入“三农”领域的样本。福特汉姆大学金融学助理教授王宝链告诉记者,美国企业和农户使用金融衍生品来管理天气风险,从而让自己免受或减少由于不利天气导致的经济损失。

推动绿色金融创新,则是解决绿色发展问题的方式之一。按照《广东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珠三角地区将率先建成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

对此,中欧国际交易所执行董事陈志勇向广东建言,绿色经济发展需建立“可持续”的发展机制。“要有良好的绿色环保项目,汇集市场资金;有良好的交易平台,促进资金的流动性发展。”陈志勇建议广东“加大对绿色环保项目的开发力度,推动绿色产业走进金融市场”。

全媒体记者/唐柳雯 黄倩蔚 郭家轩 唐子湉 彭琳 张俊龙 金光 实习生/王舒婷 封聪颖 赵永成 张容婵 谢淑云


本文链接:http://gdsoa.cn/Article/20180511/18637.html 点击复制链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