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入会 | 登录会员

欢迎光临广东省数字贸易与服务公共服务平台!今天是:2024年11月14日 星期四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增长带动作用持续显现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06日

增加值同比增长7.6%、占全国GDP比重的54.3%、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5%、拉动全国GDP增长4.1个百分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来有为日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看,今年上半年,我国服务业不仅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态势,而且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继续提升,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带动力量。

采访中,来有为还就上半年我国服务业发展所呈现出的主要特征以及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作了深入分析。

持续助推经济稳中向好服务业呈现五大发展特征

记者:上半年,我国服务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多项指标持续向好,你认为,主要呈现哪些发展特征?

来有为:上半年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继续提升,有效支撑和推动了我国经济稳中向好。从近年来服务业总体发展来看,主要呈现五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十二五”以来,我国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明显加快,服务业规模持续扩大,跃升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2015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首次突破50%。2017年这一数字刷新到51.6%。2018年上半年已经达到了54.3%。预期到2020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超过55%。

第二,服务业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带动力量。2015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并突破50%,达到52.9%。2012-2016年,服务业对当年GDP的贡献率(不变价)从44.9%增长到58.2%,提高了13.3个百分点。2017年,服务业对我国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8%,高出第二产业22.5个百分点。2018年上半年服务业对我国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5%,比第二产业高23.8个百分点;拉动我国GDP增长4.1个百分点。

第三,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近年来,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速,优化了我国服务业的内部结构。我国服务业企业积极开展商业模式创新,通过互联网、平台企业、电子商务实现线上和线下融合发展,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服务应用和创新日益活跃,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开拓了服务业发展新空间。2017年,中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超过200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一。我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017年的增速达到26%,2018年上半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反映出“互联网+”催生的服务业新动能加快成长。

第四,服务业成为我国劳动就业的主渠道。服务业的劳动就业弹性系数远高于工业。近年来,在服务业发展的带动下,我国万元GDP创造的就业机会明显增加,服务业吸纳了大量转移劳动力以及新增劳动力,对于缓解经济增速下滑带来的就业压力起到了显著作用。2014年,服务业就业人数占社会总就业量的比重超过了40%,2017年,这一比重达到44.9%。

第五,服务业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一是政府围绕激发市场活力,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放宽市场准入,减少行政审批项目,实行“先照后证”,稳步实施“营改增”,优化了服务业的发展环境。二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支撑服务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展。2018年上半年,我国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8%,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64.8%。三是外资质量持续提升。2012年以来,我国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规模继续增长,服务业利用外资占比越来越高,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设立的地区总部、研发机构等高端功能性机构继续聚集。四是积极开展上海、广东、天津、福建等12个自贸试验区建设,在北京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探索推进服务业体制机制改革,加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力度,积极发展服务贸易、服务外包和跨境电子商务,为提高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开辟了新渠道。五是各省区市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更加重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在做好规划、明确定位的基础上引导企业向集聚区集中,改善产业配套条件,发挥了产业集聚效应。

迈向服务经济 服务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记者:你认为,今后我国服务业发展将面临哪些重大机遇与挑战?

来有为:有四个方面,既是我国服务业发展面对的重大机遇也是严峻挑战。

一是我国迈向服务经济。当前,我国经济服务化和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将继续上升,走向服务经济是大势所趋。走向服务经济,对我国服务业行业管理体制和相关政策也提出了挑战。目前,我国监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把资质要求等同于监管、以考试培训替代监管等误区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监管能力不足、监管手段落后等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监管方式还不适应服务贸易和跨境电子商务、检测与维修服务等新业态的发展需求。

二是消费结构升级与产业结构升级。从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来看,伴随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我国今后将进入追求个性、高品质、安全、健康、便利的消费阶段,信息网络服务、文化娱乐、旅游、教育培训、健康服务、养老、家政、快递、电子商务等服务产品成为新的消费热点,传统消费也开始呈现个性化、多样化、多层次的趋势;城乡一体化水平提升也将释放相当规模的消费需求。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来看,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动力转换对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营销、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物流配送、人力资源服务、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的需求增速快。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提供了强劲动力。与此同时,服务业质量问题日益突出,统计显示,2017年,服务业万人投诉量为3.03,呈现上升趋势,高于工业万人投诉量(2.2)。我国服务业行业标准及规范建设相对滞后,一些服务业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制定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

三是改善营商环境。我国营商环境近年来明显改善,但与企业发展诉求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进一步改善我国的营商环境,既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同时也是促进服务业发展和推进开放型经济建设的重大机遇。

四是服务业开放和全球化发展。近年来以自由贸易协定为代表的区域经济合作逐步成为重塑国际经贸规则的重要机制与平台,各国服务市场更趋开放,降低了全球服务分工成本,为服务全球化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础,全球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更趋明显。中国的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全球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2017年,我国服务贸易年均增长7.8%,规模跃居世界第二,特别是2017年服务出口增长了10.6%,是7年来的最高增速。虽然我国服务出口占国际市场的份额不断提高,但我国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服务行业和服务业企业仍偏少,我国服务贸易逆差规模不断扩大,与货物贸易呈非均衡的发展态势。从2008年起,我国服务贸易逆差急剧扩大,2017年达到了2554亿美元。

本文链接:http://gdsoa.cn/Article/20180806/18784.html 点击复制链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