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全媒体记者 郭文君 见习记者 薛屏)致力于打造“中国硅谷”的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将有“PLUS版”上线了。近日,广东省政府在回复全国人大代表、霍英东集团行政总裁霍震寰建议的答复函中透露,下一步,广东将通过加强与香港的科技创新合作,将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延伸到香港,形成以广深港为湾区的三大核心引擎。
改革开放以来,凭借着毗邻香港的地缘、人缘优势,东莞积极拓展了自己联系世界的朋友圈。同时,处于广州和深圳这两大“超级城市”之间的东莞,还有着“两头吃水”、左右逢源的优势。去年,广深科创走廊战略出炉,东莞更是被省政府列为与广深并列的三大建设主体城市。
“PLUS版”广深科创走廊消息公布几天后,8月9日,东莞市市长肖亚非会见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一行,提出莞港要借大湾区“东风”进一步深度合作。
近年来,莞港合作正从传统的“前店后厂”向“前脑后市”转变,在迈入创新经济发展的新征途中,在“一廊四城多核心”的新格局之下,东莞再进一步向“联合创新”升级,将有哪些大招可放?
1 从“前店后厂”到“前脑后市”
香港,是东莞市场经济之路的“启蒙者”。
1978年7月底,40岁出头的香港商人张子弥来到虎门,几番考察后,他看中了临街的濒临倒闭的太平服装厂,并打算将其改造成手袋厂。9月15日,工商批文号“粤字001”的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开业。在新一轮全球产业大转移中,中国改革的头班车与本土制造业迫切需要转型升级的香港相遇了。
每10个香港人当中,就有一名东莞籍乡亲。与香港的地缘、人缘优势,被视作东莞改革开放最为有利条件。改革开放后,港资成为东莞第一大外商投资。截至目前,东莞共有港资企业6738家,占外企总数的56.7%;累计实际利用港资432.7亿美元,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数的55.7%。香港的创新资源、海外联系、先进服务与制造立市的东莞形成了鲜明的互补关系。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三来一补”的模式渐显疲态,莞港两地的合作模式越来越多样化,向金融服务、服务外包、科技服务、商贸会展等领域不断延伸。
近日,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宣布,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创始人、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教授获得了2019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大奖。这是全球工程技术领域最重要的奖项之一。
2014年,李泽湘在东莞参与发起成立了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通过连接香港、内地及全球的高校、研究所、企业、上下游供应链等资源,为创业者提供从探索期、种子期到天使期等全方位资金支持。目前,该基地已孵化出李群自动化、逸动科技、松灵机器人、胡桃科技、全童科技等企业,在孵项目超过40个。
随着多领域合作的深入推进,粤港加工贸易时代“前店后厂”的模式,正“裂变”为“香港研发+珠三角转化”以及“港澳服务+珠三角智造”等多种方式。松山湖与李泽湘的合作成果正是东莞与香港合作的一个生动而成功的案例。
2 新时期莞港合作的新机遇
从广州途经东莞到深圳的高速大动脉——广深高速公路和全球知名的美国128公路几乎同样长度,串起了以企业创新驱动为主要特征的广莞深城市群,从谷歌的最新夜景图上看,这里是世界上灯光最璀璨的区域之一,这条动脉更是串起了深圳湾创新总部基地、东莞松山湖、广州科学城等宛若明珠的关键节点。这条走廊既承载着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最优质的创新资源,更是广东链接全球创新体系的门户。
广东省委、省政府于2017年提出建设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战略,对标全球打造“中国硅谷”。
“中国硅谷”的建设引发了香港方面的高度关注。今年3月,霍震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科创领航,集群发力,粤港澳共建产业大湾区的建议》。广东省政府在上述答复函中介绍,下一步,广东将通过加强与香港的科技创新合作,将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延伸到香港,形成以广深港为湾区的三大核心引擎。同时加强与广州、东莞等珠三角城市及香港、澳门的合作,扩大创新资源配置范围,促进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的现代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另据广东省科技厅对广东省政协提案委员会的答复函件,该厅正牵头起草《关于加快建设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将争取今年下半年发布。该意见稿提出,完善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与香港合作建设机制,香港联合广东省共同打造“一廊四城多核心”的创新格局,形成“广深科技创新走廊+香港、澳门”为主轴的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带。
新战略下的粤港合作、莞港合作,与此前的“前店后厂”模式,以及近年出现的“前脑后市”模式,有什么不同?
在广东省政府参事、广东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看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与香港合作建设绝不仅仅在于香港的高校能为珠江三角洲提供多少科研成果,而是通过香港这样一个国际平台的独特优势,借助其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和法律体系,国际交通枢纽的优势,将各类创新要素,通过香港流到珠江口和广袤的内地。
3 从科创“试验场”到“策源地”
“传统的创新网络是‘金字塔’结构,知识和资源从大企业单向流入中小企业,呈单一线性;但经济进入创新驱动阶段后,创新网络应该转变为‘葡萄串’结构,呈闭环模式。”亚洲经济研究所新领域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丁可此前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表示。
他说,当前全球创新网络已经发生了结构性转变,一方面是创新主体多元化,大型企业、中小企业、政府、大学、科研机构、孵化器、金融机构都成为创新闭环中的重要部分;另一方面是空间地域高度集中,闭环内各环节之间的交流协作实现“无缝对接”。
与专家们分析的当今全球创新网络出现的新变化不谋而合,此次广东省科技厅的答复函也披露了粤港澳大湾区科创合作的新策略——联合创新。
这一策略提出,依托国家、粤港澳三地的重大科技项目实施以及粤港、粤澳联合创新资助计划,通过多边或双边合作,联合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创新平台共建、协同推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应用。
联合创新的突破正是在于,将粤港澳三方都视为创新的主体,即三方“并联”研发,而不是线性的上下游关系,这也有望使粤港澳合作“裂变”为更多方式。
东莞一直以来作为香港等地科研成果转化“试验场”的身份,也开始悄然有了变化,一个年轻的科创“策源地”正呼之欲出。
东莞大朗镇水平村一片郁郁葱葱的荔枝林中,矗立着我国最大的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这个大科学装置已经开始吸引港澳地区的多所大学前来探讨合作。香港城市大学与散裂中子源、东莞理工学院已开始合作共建多物理谱仪。中国科学院和香港裘槎基金也从2015年开始支持散裂中子源和香港城市大学建立中子散射联合实验室,加速推动新增谱仪和其他中子散射交叉学科应用型装置的建设。
依托国家散裂中子源,东莞规划高标准建设45.7平方公里中子科学城,构建国家大科学装置、国家重要实验室、世界科学家和世界前沿产业四大集群。
东莞市委书记梁维东此前在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也表示,要促进东莞从分散式创新向协同式全域创新转变,推动创新资源在粤港澳大湾区内更加便捷流动和优化配置,形成区域协同创新合力,共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更好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创新资源的竞争。
“若干年后,在松山湖畔,偶遇世界级的科学家将不会是意外。”中国科学院院士、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陈和生这样展望。
4 借新平台驶入“希望之海”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40年前,东莞虎门太平手袋厂开启了中国“三来一补”的时代。40年后,还是在沙角、威远热土之上崛起的滨海湾新区,一场以空间与产业为双重目标的变革正在悄然启动。这也被东莞视作莞港合作进一步发力的“希望之海”。
8月9日,肖亚非会见陈茂波时,对于莞港合作提出三点建议,其中两点都与滨海湾新区有关:东莞将重点打造滨海湾新区等“大平台”,欢迎更多港资、港企、港人到东莞投资兴业;东莞希望与香港金融机构深度合作,计划在滨海湾新区划出一片区域,专门承接香港金融机构、金融服务。
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总研究主任方舟分析:“依托东莞强大制造业基础,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端科技产业的聚集区有特别的优势,滨海湾新区在与港澳产业承接、集聚上一定能做得更好。”
作为省政府确定的粤港澳协同发展先导区,滨海湾新区一直积极谋求“香港+东莞”面向全球配置资源市场和竞争合作的探索。今年以来,东莞市委副书记、滨海湾新区(东莞港)党工委书记张科多次率队,与香港相关行业协会、企业对接。6月21日举行的2018东莞市产业招商大会上,投资200亿元的天安AI+项目正是香港企业在滨海湾新区落子的第一步。
东莞如何抓住广深科创走廊延伸至香港的机遇,通过滨海湾新区这个“窗口”,除了产业发展和金融领域的合作之外,在土地开发、社会治理、政务服务、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如何“以港为师”,开创一种粤港澳合作的新模式,令人期待。
40年莞港合作大事记
1978年7月
太平服装厂与港商合作创办了全国第一家来料加工企业——太平手袋厂。
1978年12月
东莞县在全国率先设立对外加工装配办公室,从洽谈、签约、工商、登记、报关、办理进口许可证以及香港直通车手续等,实行“一条龙”管理与服务。
改革开放以后
一大批香港创业者来莞投资创业,形成了独特的香港东莞“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港资由此成为东莞第一大外商投资。截至目前,东莞共有港资企业6738家,占外企总数的56.7%;累计实际利用港资432.7亿美元,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数的55.7%。
2008年
拥有6000多名工人的港资企业东莞合俊玩具厂倒闭。“三来一补”的模式渐显疲态。
2009年开始
莞港联席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目前已经召开19次,共同推动莞港在会展业、服务贸易、电子商务、人才培训以及企业“走出去”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
2014年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在东莞参与发起成立了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目前,该基地已孵化出李群自动化、逸动科技等企业,在孵项目超过40个。
2017年
东莞市滨海湾新区被省政府确定为粤港澳协同发展先导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