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入会 | 登录会员

欢迎光临广东省数字贸易与服务公共服务平台!今天是:2024年04月23日 星期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赛区):助力广东科创事业 开创科技金融新局面
来源:南方网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18日

南方网讯(记者 刘灏)近日,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主办,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多个单位共同承办的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赛区暨第六届“珠江天使杯”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大赛”)顺利收官。凭借赛制合理、评审严谨、服务齐全等优势,本届大赛吸引了来自省内的5465家企业报名参赛,参赛企业数量与2017年基本持平,占全国参赛企业数量的六分之一,全省创新创业热情持续高涨。

广东赛区启动会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科技创新,成就大业”为主题的大赛,长期关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鼓励更多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优质企业紧跟广东创新驱动发展的步伐。

同时,大赛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核心战略和总抓手,深入推进创新强省建设,通过为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提高我省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广东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事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同时也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提供“双创”引擎。

资金政策鼓励 参赛企业“质”与“量”并举

自2012年以来,已成功举办六届的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赛区)已形成全面、独有、专业的双创生态系统,是促进广东乃至全国双创文化不断提高、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优质平台。

为了更好地服务参赛企业,省、市各级科技部门都出台了相应的支持政策和措施,并设立了专项奖励资金加大对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多个市依托大赛市场化评选机制,“以赛代评”创新了财政资金使用方式,通过探索创新模式,采取“赛马场上选骏马”的市场化评选机制,充分激发了市场活力,促使一大批优质科技中小企业脱颖而出,为全省创新驱动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据统计,2018年,广东各地方财政支持大赛获奖企业累计约1.55亿元(不含深圳)。

参赛选手在赛场上进行自我陈述

本届大赛在经历过初赛、复赛和决赛等多轮比拼后,最终评定六大行业的成长组、初创组一等奖企业共12家。广州创天微电子有限公司获得电子信息行业赛成长组一等奖;真微科技(广州)有限公司获得电子信息行业赛初创组一等奖;广州灵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行业赛成长组一等奖;广州钛动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行业赛初创组一等奖;广东天承科技有限公司获得新材料行业赛成长组一等奖;珠海鼎泰芯源晶体有限公司获得新材料业行赛初创组一等奖;广州市华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获得新能源与节能环保行业赛成长组一等奖;汕尾市中兆发环保有限公司获得新能源与节能环保行业赛初创组一等奖;中山迈雷特数控技术有限公司获得先进制造行业赛成长组一等奖;广东康云多维视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获得先进制造行业赛初创组一等奖;广州新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获得生物医药行业赛成长组一等奖;优微(珠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获得生物医药行业赛初创组一等奖。

经过几年的沉淀与发展,一大批优秀项目和高水平、高层次创业团队在大赛中不断涌现。大赛催生了石头造、佰伶数据、可信电力、普华灵动等一批具有核心创新能力的科技企业。与此同时,广东参赛企业在历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成绩不断提升,共获得一等奖1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12个,优秀奖191个,2017年的获奖率更是达到54.4%,在国家双创舞台上充分展示了广东的双创成效。

赛制优化升级 评审客观严谨

本届大赛特别设置了广州、中山、珠海、江门、佛山、惠州、汕头、潮州、韶关、汕尾、肇庆、阳江、综合分赛区等13个分赛区。大赛延续了往届先地方赛再行业决赛的赛制,地方赛评选出的优秀企业可按照电子信息、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新材料六个行业参加全省决赛,获胜企业将被推荐参加国赛行业赛,与其他省份的优秀企业进行比拼。

初赛评审现场

在初赛阶段,本届大赛改变了以往由评审专家自行安排时间登陆评审系统参评的方式,采用集中时间、地点、现场分配项目的“集中现场网络评审”的方式,组织88家参评机构、150位参评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参评人次达11499人次,此举加强了专家评审进度跟踪和监督,确保了项目评审的公平公正,提高了项目评审质量。在复赛到决赛的赛事实施阶段,评审专家通过现场抽签确定评审室,参赛企业通过现场抽签确定出场顺序,实施“双盲评审”。

专家评委在认真评审参赛项目

从复赛到决赛阶段所采用的现场答辩模式,不仅让参赛企业更全面立体地展示创新创业成果,更是充分调动起现场的互动氛围,反响热烈。根据大赛规则,参赛者先用8分钟进行自我陈述,集中介绍公司的研发团队、技术产品、市场定位等情况,再用7分钟回答评审的问题,进行现场答辩,即8+7模式。而在决赛中,竞赛模式精简为8+2模式,在自我陈述的8分钟后,参赛企业随机抽取题目,并在2分钟时间内回答。企业抽取的题目围绕企业与市场展开,目的是进一步核查企业的运营机制、技术管理,确保了技术与行业对接、与市场接轨。

本届大赛根据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制定的评审规则和标准,从团队、技术和产品、商业模式及实施方案、行业及市场、财务分析等5个指标来评审参赛项目。同时,大赛特设专家赛前培训,加强大赛组委会与评审专家们之间的沟通,确保评审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强调了评审工作对大赛质量的重要意义,要求在评审工作难度加大的情况下,更要加严谨严格,保质保量。

多方齐发力 推动办赛社会化

金融是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本届大赛通过与政策扶持的联动,吸引到了粤科、达晨、国民创投等90家创投机构和金融机构参与其中,推动银行、投资、保险、证券等各类机构的社会资本向创新创业聚集,逐步构成创新链与金融链深度融合的生态圈。

据了解,本届参赛企业获得投融资超过50亿元(含融资意向),其中中国银行授信达30.99亿元。同时,省赛组委会还积极统筹产业园区资源,为参赛企业开展创业孵化、融资、项目路演、产学研需求等对接活动。大赛还探索通过创新创业大赛向社会征集优质项目的路径,实现市场和政府在配置资源方面的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强大动力。

对于参赛企业来说,增加曝光度有利于促进今后的发展。大赛期间,各分赛区集中力量打造线上路演平台,实现多渠道展示与融资对接。其中,深交所、华南技术转移中心等为参赛企业提供线上直播路演,9场直播吸引近万人次线上观看。

参赛选手接受媒体采访

同时,广东电视台、南方网、网易新闻、科技日报等媒体,通过现场采访、新闻报道等方式,全程记录参赛企业精彩瞬间,报道参赛企业的创新创业故事,营造“东西南北中,创新创业到广东”良好氛围。

完善科技金融服务 为企业提供强有力支持

除大赛赛事本身之外,大赛组委会还进行了以企业回访与投融资路演为主的科技金融服务,帮助参赛企业最大限度地获取有用的资源、信息,以最充足的准备面对大赛。大赛组委会联合银行、投资、上市辅导等机构,在多个地市开展了优秀企业回访活动。在回访活动中,优胜企业积极分享比赛经验历程,强调项目适应性,肯定了大赛为企业提供了互动平台,与行业互动、与市场接轨的重要作用。

省赛组委会为参赛企业组织“国赛”培训会

全省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紧密合作,共同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利用全省30多加科技金融服务综合中心网络优势,搭建起常态化投融资对接平台,开展行业论坛、投融资对接、技术转移、项目成果展等活动,为参赛企业提供政策咨询、项目路演、风险投资、科技信贷等全方位、一站式的科技金融服务,并与科技创新创业投资机构和银行进行对接,面向参赛企业开展投融资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大赛还与各类创新创业主体对接,促进广东产业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国家级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创业主体的优势,结合全省各园区产业特点,借助举办大赛行业赛决赛,积极出台关于对优秀参赛企业的创业担保贷款、场租补贴等创业扶持政策,让参赛企业亲临其境感受各园区良好的工作场所、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加快大赛与承办园区资源的对接,促进我省产业创新发展。

在省市的共同努力下,大赛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科技创新,为构建具有国际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创新环境提供平台支撑,通过赛事深化跨区域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开创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新局面,以实际行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扎实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付诸努力。


本文链接:http://gdsoa.cn/Article/20181018/18989.html 点击复制链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