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入会 | 登录会员

欢迎光临广东省数字贸易与服务公共服务平台!今天是:2024年12月27日 星期五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产业研究
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模式研究
来源:中华读书报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30日

形成一个全新的模式需要经历现有资源、结构以及模式的重新配置。在全面改革出版体制的大背景下,新兴出版与传统出版融合发展可以根据融合方式的不同具体划分为以下三种,即关系出版模式、融合出版模式与全媒体出版模式。

一、全媒体融合模式

全媒体融合模式指的是国内出版行业要能够对新形势下传播形式方面的变化体现出一定的适应性,综合运用数字、电、光、声音、图片以及文字等载体和技术,在功能、渠道以及内容层面进行立体化、全方位的融合。全媒体融合模式是当前我国业界、学界所公认的以技术融合为基础的新型出版融合模式,具有十分广阔的一体化发展前景,这种一体化主要体现在管理体制一体化、传播体系一体化和组织结构一体化三个方面,覆盖了混合出版、复合出版等新兴出版业态,在全媒体管理体制环境下,能够对不同业态、线上渠道与线下渠道进行统筹管理,通过优化、改进全媒体融合的方式对出版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将出版集成效益和出版资源有机结合起来,进而实现经济效益方面的提升,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媒介进行全面融合,可以进一步淡化新兴出版与传统出版之间的边界,统一出版形态,以“内容数字仓库”的形式对线上、线下出版资源进行整合。

(一)全媒体融合下的结构调整

传统出版模式的运营架构普遍以内容生产为主。以数字化的方式对内容生产过程进行改造,是传统出版向新型出版转换的主要手段,而这种转换形式还只是初级阶段的“融合发展”,并不是真正意义上与网络传播渠道相适应的传播模式;纯粹的“数字化融合运营”本质上是对网络营销体系、技术平台以及出版策划的系统管理与全面融合。中国出版融合的关键在于用户使用情况与反馈情况的数字化、出版内容的结构化、出版流程和载体的数字化,这也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出版行业必然的发展趋势。以“知识服务”替代传统的“内容生产”是出版机构数字化改造的核心手段。

(二)全媒体融合下的渠道融合、组织重构与流程再造

全媒体融合模式指的是针对全媒体的整体性和适应性对出版流程进行管理和再造,以整体数字化的方式对传统出版行业进行再造是“全媒体流程再造”的核心内容。传统出版行业将“运营管理的流程再造”和“内容生产的数字化再造”协同进行操作,以“一体化运营”的思路促进出版行业的整体发展,对出版全流程进行数字化再造后,全媒体融合模式下,出版行业可以对渠道融合、组织结构、载体生产、内容生产等环节采取“全媒体”的构型调整。

(三)全媒体融合的边界问题

全媒体融合的边界问题指的是以技术融合平台为基础,对各种出版系统与不同类型的载体进行边界上的突破、互渗、交融和交叉。移动网、互联网、数字技术、信息技术是引起出版系统与其他类型的媒体边界淡化的核心因素。广播、电视、报刊、书籍等通信、媒体行业在技术融合平台的统一转化下相互交叉,阅读主体与出版传播主体之间已经不存在明显的边界,社会与技术的双向交互使得传统出版行业以数字出版为目标完成出版行业的升级与转型,一个系统化的、整体性的“大出版”系统越来越有可能成为现实。

(四)全媒体出版模式的人才需求

“全媒体出版”是我国在出现出版融合趋势后所产生的新兴出版业态。自出现“全媒体出版”后,媒体市场对于出版行业的编辑人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比如在书籍出版策划过程中能够对数字出版形态与纸质出版形态进行自觉性的统筹,形成新一种融合性更强的新型出版形态。当前我国出版业正在谋求通过实务创新的方式,使编辑工作人员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对管理、营销、策划、创作以及编辑等方面的才能进行自觉性的培养,使编辑人员自己形成多维视野,能够对全媒体融合进行更加全面的审视,在全媒体出版平台制作与生产的基础上,价值链与上游产业的变革将体现出充分的结构性特点,对“全媒体融合模式”进行深层次的挖掘,能够孵化出最佳的出版模式,最终获取最大的出版价值。

(五)全媒体融合模式的应用范围

全媒体融合模式通常应用于以媒体理念和技术为支撑而形成的新型出版行业。“出版+N”是全媒体融合模式最为直接的体现,重点突出媒体业和出版业的融合,以“大媒体业”的视野来重新审视出版行业。在融合全媒体资源的过程中,本质上是要突出“出版”的核心地位,以全媒体化的方式丰富出版业的运行方式,进而强调媒体与出版结构的协调与合作。全媒体融合模式作为一种出版业的运营方式,并不是所有出版企业、组织以及机构在国内最为成功的融合发展模式,也不是唯一的“融合发展模式”;全媒体融合模式无法对所有的融合类型进行全面的概括;全媒体融合模式的适用范围是有限的,也不可以单纯以“全媒体融合”的单一认识去解释全媒体融合模式,而是要对媒体融合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其具体的融合形式也可能是特定的、有限的几个出版企业、组织和机构的单纯媒体式的融合,“全媒体融合模式”也可能只适用于一个或几个出版企业、组织和机构。

二、融合出版模式

融合出版模式指的是在出版业中应用“融合技术”使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能够以跨平台的方式进行合作,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融合型服务与产品。融合出版模式作为一个新型发展模式,其本质上是文化融合、资本融合、组织融合和制度融合,“融合共赢”是其核心特征。在文化需求、经济结构以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跨产业界限与跨媒体种类的融合必然到来,在出版业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一定要对国家意识形态、社会民主自由、垄断性的商业利益进行平衡,进而产生不同经济形态、视界地背景下出版市场与出组织的良性发展新模式。

(一)融合出版模式的行业探索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出版行业对新的融合模式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这种探索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种形式,即传统出版业以跨界的方式加强与其他文化产业之间的融合与互动,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相融合,互联网书店与实体书店相互融合。当前我国各级网上书店、实体书店、大型出版集团、数据出版企业以及各种出版社都在新出版政策的支持下,开展“融合出版”的实践与规划。就目前的形势来看,“融合出版”业态将于未来3至5年使出版行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显著的提升。

(二)融合出版模式的适用范围

融合出版模式对于以融合理念与融合技术为支撑的新兴出版行业有着比较高的适用性,以新兴出版与传统出版融合、出版行业跨界融合、线上与线下融合为主。融合出版强调出版行业对同体同构、异体异构、同体异构、同构异体的吸纳,以“大出版业”的视野看待新形势下的出版行业。在对出版模式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对各种非更改因素有充分的准备,“规模不经济”、“合而不融”等方面的问题对于融合效果已经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

三、关系出版模式

关系出版模式以“关系技术”为基础,是当前我国出版行业从“社群、分享与人性”阶段过渡而来的“出版社区”模式,关系出版模式以“运营管理、资源利用、客户选择、市场定位”为立足点,融合“消费、阅读、销售、流通、生产”等活动,使“数字出版平台”与“社交网络平台”相对接,将“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两个用户群打通,对出版市场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进而建立起融合型的出版行业发展模式。以“关系技术”为核心的关系出版模式,“网络化、数字化、移动化”是其最为突出的表征。

(一)社会化平台模式

传统“内容出版”在社会化阅读平台的影响下出现了结构性、整体性的变革,其传播方式以“内容+社交”为主,于“内容出版”中融入“关系”要素,对以往所体现出来的结构体系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由此可知,社会化阅读平台模式作为一种立体化的多重出版平台,其构成平台的主体分别为“读者/用户”和“传统出版内容”。

(二)微信模式

微信作为一种普及全中国的通信软件,不仅丰富了移动网络下用户的通信渠道,同时也开启了分享阅读、社交阅读与社群化阅读的新时代。微信朋友圈与微信公众号阅读已经融入移动用户的日常生活中,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为中国出版行业的创新与融合培养了大量的潜在用户和潜在市场。

(三)众筹出版模式

众筹出版指的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服务于出版项目的线上筹资活动,这种筹资模式给出版行业的发展提出了一定的想象空间。作为出版领域发展过程中一种新的探索与新的尝试,是“出版领域营销”与“金融领域筹资”相融合的产物,将大众需求与出版物结合起来,能够为潜在出版物与大众参与创造一个互联网平台。众筹出版也已经成为一以网络平台为基础的新融资模式,作者与出版商能够借助众筹平台进行众筹。这种融资模式对于普通人、自由出版人、小微出版社来说是一种可以依赖的发展方式。

(四)“服务+内容”

“服务+内容”是以“关系出版模式”为基础的,以“服务收费、内容免费”的手段的出版商运营模式,以“互联网+”技术为平台,通过服务来创造出版价值,客户因寻求服务而访问平台,其核心理念是“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对“增值服务+免费”的商业模式进行重建,将文化服务、信息咨询与出版有机结合起来。而在我国云计算技术与大数据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出版融合发展开始初步体现出一定的智能化特点,更好的内容可能通过更优质的技术向读者进行呈现。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到出版行业快速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如何扩大出版融合的范围与有效性已经成为出版企业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这就需要对我国出版行业的发展形势进行全面的分析,结合各种信息化技术手段,对各种不同的融合平台的特点进行探索,不断寻找新的融合路径。


本文链接:http://gdsoa.cn/Article/20190830/21776.html 点击复制链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