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入会 | 登录会员

欢迎光临广东省数字贸易与服务公共服务平台!今天是:2024年11月13日 星期三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珠海高新区:以“大集群、大载体、大生态、大场景”构筑数字经济高地
来源:珠海高新区 发布时间:2022年02月11日

2021年,高新区数字经济产业规模达161亿元,集聚数字经济产业相关企业123家,其中高企98家、上市公司11家,成功创建广东省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特色产业园。


以特色产业、头部企业为重点打造数字经济大集群高新区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主线,重点发展集成电路、软件研发、智慧视觉等特色产业。


集成电路产业方面聚集全志、炬芯等设计类企业,英诺赛科、鼎泰芯源等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类企业,奥松电子等制造类企业和洪启芯片分析检测类企业,逐步构建起“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全产业链体系。


2021年,集成电路实现经济规模38.3亿元,近5年年均增速超20%。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方面设立华为珠海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联合创新中心,支持“鲲鹏生态”深度辐射高新区,53家企业获得华为技术认证。依托魅族、金山软件、远光等头部企业,集聚发展网络游戏、软件应用、移动互联网应用类、互联网设备类企业和智能手机等细分产业,2021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44亿元、同比增长11%。


智慧视觉产业方面联合华为公司共同推动建设智慧视觉创新示范城市,打造雪亮工程、全息视觉道路、智感安防社区、智慧管理园区、智慧联接校园、智慧工地、环境感知等七大示范场景。


建设智慧视觉联合研发制造基地、华为珠海智慧视觉联合创新中心、智慧视觉行业人才培育基地,成立智慧视觉产业联盟,以华为公司为主导的智慧视觉产业已辐射集聚23家公司。


接下来,高新区将落实落细促进科技创新扶持办法和集成电路等专项政策,全力打造数字产业大集群,在珠海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中勇当探路先锋。


以创新平台、特色园区为依托打造数字经济大载体


高新区搭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全链条产业培育体系,全力保障数字经济发展载体需求。


全区共有南方软件园、清华科技园等16个孵化器,孵化载体面积达170多万平方米。拥有珠海南方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中心、珠海南方软件网络评测中心、岭南大数据研究院等省级新型研发机构。


以数字经济产业为主导的珠海智慧产业园,获评“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园”和“广东省大数据产业园”等荣誉称号,园区内建成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智能公交系统、数据中心等一批智慧科技基础设施。


目前,先导区已入驻奇安信、西山居、小米科技、中德(珠海)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数字经济领域项目,集聚区正在推动城智大数据中心、国机机器人科技园、欧比特卫星大数据产业园、汇金金融安防大数据产业园和中以加速器等13个总投资额约97亿元的重点项目建设。


智能制造孵化加速基地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坚实基础,打造大数据中心、物联管理平台、运营服务平台、三维可视化系统,为企业的生产提供分析决策的大数据支持,逐步构建智慧园区服务系统及产业园服务体系。


接下来,高新区将依托集成电路等专业园区建设一批“亩均效益”示范园区,年内再清理1000亩以上连片成熟用地,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载体保障。


以服务人才、集聚人才为关键打造数字经济大生态


高新区着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制定发布《珠海高新区建设未来科技城·人才友好青年友好行动计划(2022-2024)》《珠海高新区引进培育企业人才若干措施(试行)》等人才政策,编制主导产业紧缺人才目录,每年区财政投入不少于3亿元人才专项经费支持人才发展。


高新区59岁以下人口占比93.66%,本科以上学历人口占比40%,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2和25个百分点。


集聚院士8人,国家级项目人才29人占全市25%,省级项目人才18人占全市56%、省博士工作站15个、博士后工作分站(基地)34家,在站博士后科研人员41人。


拥有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等知名高等院校,集聚7万多名大学生,支持中山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设立人工智能、软件工程、微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技术产业等学院和“中国芯”产教融合基地。


接下来,高新区将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育留用体系,形成“引进一批领军人才、聚一批青年才俊、培育一批高新工匠”的浓厚氛围。


以智慧服务、智慧治理为导向打造数字经济大场景


制定实施智慧高新建设五年规划,搭建“智慧高新数据驾驶舱”,专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题和电能监测、气象信息等数据模块,城市运行实现移动终端实时掌握。


建成全市首个5G政务专网,建成政务数据共享平台,投入使用人口人才、法人、公共信用基础数据库。


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扶持、青年人才租房补贴、共有产权房申请等实现“免证办”“零跑动”,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7%,所有事项基本实现“最多跑一次”。


智慧民生广泛应用,布局建设238个5G基站,建成高新区居民健康大数据平台,打造174家“互联网+明厨亮灶”餐饮企业,实施重点林区森林防火全天候智能监测,装设智能路灯,“智慧河长”水质监测设施、“智慧工地”监测平台对河渠水体污染、工地大气污染实现实时监测。


接下来,高新区将瞄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大力发展未来产业,更大力度吸引和聚集各类创新要素,以后环片区为启动区打造未来科技城、未来产业超级试验场。

本文链接:http://gdsoa.cn/Article/20220211/38956.html 点击复制链接
分享到: